• 6 Cake Cat-fotor-20251108114622
  • 1 下午茶時光-fotor-20251108114354
  • 2 青蛙銅鑼燒-fotor-20251108114424
  • 3 閃閃發光的小午睡-fotor-20251108114456
  • 4 貓拿鐵 C'est la vie-fotor-20251108114522
  • 5 特濃牛乳貓-fotor-20251108114554
  • 7 抹茶狐狸冰-fotor-20251108114654
  • 8 芒果企鵝冰-fotor-20251108114725
  • 9 花生企鵝冰-fotor-20251108114752
  • 10 反核黑糖小企鵝-fotor-20251108114826
  • 11 巧克力長毛象-fotor-2025110811495
  • 12 藍莓北極熊冰-fotor-20251108114934
  • 13 萊姆北極熊冰-fotor-2025110811506
  • 14 抹茶紅豆雙熊冰-fotor-20251108115036
  • 15 薄荷海豹冰-fotor-2025110811514
1

【展品】一起生活的練習|何怡萱的紙偶

Regular price
NT$ 4,500.00
Sale price
NT$ 4,500.00
Regular price
NT$ 0.00

※ 展品會有藝術家保證卡。

※ 展期結束後( 2025.12.14 )會開始聯繫取貨,或安排出貨。

※ 展品規格與創作媒材,請參見:展品清單


藝術家介紹

怡萱


✦ 動物穿梭在南風甜食

熱情猛烈的陽光,

是南臺灣的日常,

連動物園都準備結冰水果,

幫各種大小動物降溫!


因為飼養陸龜,習慣不開冷氣,

多少能感受到動物們降溫的方式相當有限⋯⋯


想著冰涼的點心,

回過神,一隻隻甜點小生物,

已經誕生在眼前。



✦ 何怡萱的偶然紙語


畫圖,也捏偶。


不意間與紙塑相遇,

並為好友愛犬塑像,

開啟創作的契機,


最愛和兩隻任性的烏龜

米糕、樂糕一起曬太陽 ♪♫


✦ 媒材介紹


紙漿雕塑


利用廢紙還原成漿,

重塑、再生,創造新的可能。

相當有趣,大家都可以嘗試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IG|@xuan.papier



一起生活的練習1200x630px2

【展覽資訊】

⌖ 展覽日期|2025.11.08(六)-11.30(日)  *週一店休

⌖ 開放時間|二 ~ 五12:0018:00;六、日11:0018:00

* 如有講座、工作坊活動,書店會於活動時間暫停開放,再請留意(🎟️活動一 🎟️)

⌖ 藝  術  家|

⌖ 展覽地點|童里繪本洋行(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5號)

⌖ 參觀說明|營業時間皆可自由入場,免費參觀

⌖ 展覽詳情|https://reurl.cc/0azzvb

⌖ 相關活動|

⌖ 藝術家在廊|

  • 荷花在廊:11.21(五)、11.22(六) 13:00-17:00

【展覽介紹】

我們常以為「共生」是關於自然與人類的關係,但其實,它從生活最細微的地方就開始。

當貓在人的膝上打盹、冰塊在南風裡慢慢融化、一顆石頭靜靜吸收陽光——

這些無聲的片刻,構成了世界最柔軟的呼吸。

這次展覽是一場關於「一起生活」的練習。

三位藝術家——九子、何怡萱與荷花——以各自的創作語言,描繪出共生的多種形貌:

有的從陪伴出發,有的來自觀察,有的則回到最純粹的自然感受。

她們以輕盈、幽默、又不乏詩意的筆觸,讓日常的事物重新獲得靈魂與節奏。

九子的世界裡,人與貓不再分界。

那些紙偶以圓潤的形體與坦率的表情,像是一場慵懶的默劇。

貓似乎在模仿人,而人又學著貓的安然,

兩者在共處之中模糊了界線——

那是一種溫柔的平衡,也是一種不言而喻的理解。

何怡萱則以南方的熱氣為背景,讓動物與甜點交融成奇異的幻象。

她巧手下的世界有著盛夏的甜膩與幽默,

冰鎮水果、融化的糖霜、緩慢移動的龜——

這些可愛的形象其實是在回應現實的熱度與氣候的改變。

她用輕盈的想像抵抗炎熱,

讓甜味成為生命自我降溫的方式。

荷花的創作,像是一場回歸自然的冥想。

她從一杯「野放茶」的體驗出發,相信萬物的生長都有自己的節奏。

她用烏龜、山、精靈的作品象徵緩慢作品是一種對自然的敬意,也承載著記憶與時間的層疊。

那份不被干預的純淨,正是她心中理想的世界樣貌——

自由、豐富、渾然天成。

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在展覽空間裡彼此回應:

紙偶的凝視、甜點的氣味、烏龜的慢行,共同構築了一個柔軟的宇宙。

這裡的「共生」不是生物學的名詞,而是一種生活的姿態。

它提醒我們,真正的親近不是依附,而是並存;

不是擁有,而是理解。

「一起生活」或許正是藝術最初的語言。

它不需要被解釋,只需要被感受。

當我們放慢腳步,與這些作品共處,

也許就能重新學會一件最簡單的事:

在世界裡,好好地與他者一起生活。


*點此查看童里近期活動

*點此加入LINE社群,即時獲取活動訊息*


2025活動行事曆 (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