▹ La Montagne 山|附中文(另類圖像小說/漫畫)
2025 / 精裝 / 128 pages / 24 x 32 cm
*文字包含情色情節,請斟酌購書。
當我們深入閱讀 Valfret 的圖像小說《La Montagne(山)》時,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則極為細膩且痛苦的內在旅程。主角這位少年雖無名,但其內心掙扎卻極具普遍性,象徵著當代青少年在社會與個人崩解邊緣上尋找出口的痛苦歷程。
故事的情感核心在於「孤立」與「渴望歸屬」之間的張力。這位少年的生活被山谷封閉,村落中毫無希望的未來與重複單調的勞作讓他感到窒息。母親早逝、父親沉默寡言且無力表達情感,姐姐則試圖以性與成年人互動來對抗絕望。家,理應是避風港,但對他來說更像是牢籠。
他與好友 Luca 的關係,是整本書中最具情感重量的部分。這段友誼遊走在曖昧與依戀之間,為主角提供片刻喘息與可能的情感歸屬。但當 Luca 決定投身宗教學校、逃離山谷、走向一種他自認「純淨」的生活方式時,這位少年被拋下。他既無力挽留,也無從理解。Luca 的離去對他來說不只是失去一位朋友,更象徵他與外界連結的最後一條線也被割斷。
這段失落之後,他的行為開始自我毀滅:偷竊父親的酒、與姐姐的男友發生暴力衝突、接觸毒品、在林中流連忘返。整個情感歷程呈現一種緩慢下沉的動力,就像書名「山」的反義詞——不是攀登,而是不斷地「墜落」。Valfret 精準地捕捉這種內心崩壞的過程:圖像中出現越來越多空白與灰霧,角色面目模糊,語言也漸趨斷裂。
然而,《La Montagne(山)》並非全然絕望。在結尾處,少年獨自攀上雪山,在暴風雪中迷失。那一幕未明言其生死,但畫面轉為一種近乎神祕與寧靜的白色,似乎在暗示某種轉化或超越。他或許未能與世界和解,但他走出村莊、直面山嶺的行動,象徵著一種個人意志的重生。
《La Montagne(山)》描繪的不是一段典型的成長歷程,而是一場關於失根、幻滅與自我重構的心理旅程。主角的內心矛盾──渴望親密卻抗拒依附、追求自由卻深陷逃避──正是使這部作品深刻動人的原因。Valfret 以憂鬱而堅定的筆觸,將這場青春的靜默崩塌轉化為一則觸動人心的寓言。
Valfret,本名 Cyprien Mathieu,是一位來自法國的圖像小說創作者與插畫家,以細膩描繪青春迷惘與社會邊緣狀態而廣受注目。他自學成才,長期沉浸於漫畫、詩歌與繪畫的交界處,並以混合媒材創作聞名,擅長運用石墨、水彩與粉彩等材料,營造出低飽和、氛圍濃厚的視覺風格。Valfret 的作品常被歸類為「詩性漫畫」,其敘事節奏緩慢、內省且充滿隱喻。他於 2022 年出版處女作《Un et demi(一又二分之一)》,便以其獨特畫風與對青春孤獨的描繪引起關注。2025 年推出的《La Montagne(山)》則進一步確立他在當代法語圖像小說領域的地位。Valfret 關注現代社會的空洞感、青年的無所歸屬與鄉村的凋敝狀態,並透過圖像與文字的融合,創造出極具感官與情緒張力的閱讀體驗。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愛好者,曾在訪談中提及創作時會反覆聆聽慢調電子與古典樂曲,這些元素亦反映在他作品的節奏與情感鋪陳上。Valfret 是一位深具詩意與社會敏感度的當代作者。
購書須知 Order guide ✷ 海外購書 (Overseas order) ✵ 非現貨預購 Pre-order
Copyright © 所有童里的文字與圖像皆為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版權所有,禁止擅自節錄和複製,亦不得以盈利或商業目的做任何他用。☺️歡迎友善分享,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。 ☻請自重並尊重童里選書專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