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eb-Cover_封面格式202412
  • fotor-2025020584913
  • fotor-202502058504
  • fotor-2025020585044
  • fotor-2025020585113
  • fotor-2025020585145
  • fotor-2025020585212
  • fotor-2025020585238
1

La graine et le bâtiment 種子與建築|附中文

Regular price
NT$ 620.00
Sale price
NT$ 620.00
Regular price
NT$ 620.00

Almudena Pano

2024 / 精裝 / 48 pages / 18 x 26 cm


乍看之下,書名《種子與建築》或許令人摸不著頭緒。但翻開內頁的獻詞——「獻給為真正共享而奮鬥的人民,獻給所有不願屈服的人」——便已為故事揭開了主題:這是一則寓言,關於人與自然、人與制度之間的張力與和解。

故事由一群「螞蟻」擔任敘事者。第一張跨頁,我們看見一座色彩鮮豔的蟻丘剖面,暗示著視角的所在。螞蟻口中提到的主角 Bo,歷經長途跋涉,終於來到一間簡陋小屋,在此落腳。他的背影低調而樸素,讀者對他知之甚少。

某天,Bo在用餐時掉落了幾粒麵包屑。一隻早在扉頁登場的紅胸知更鳥伺機而動,卻意外漏掉了一顆種子。這顆種子在土地上萌芽、生長,逐漸成為一棵樹。畫面中仍是春日般的寧靜,與明亮的黃色封面互相呼應。

然而,平靜很快被打破。故事裡出現一群異於尋常的「螞蟻」——牠們不是昆蟲,而是黑色的人形小人,正埋首建造一座不斷擴張的龐然大物。究竟是宮殿、教堂,還是象徵人類野心的巴別塔?沒有人能確定。與 Bo 的小屋和那棵樹相比,這座建築顯得冷硬、壓迫,且規模無限膨脹。當龐大的建築幾乎吞噬了所有空間,自然被迫退讓,人與環境的衝突走向臨界點。

《種子與建築》 是一則帶有政治寓意的寓言。它追問:我們願意為他人讓出多少空間?對立是如何生成的?權力從何而來?當建築象徵的權力吞噬勞動者般的「螞蟻」,自然則試圖包容人類社群,最終會是誰勝出?

西班牙裔比利時作家 Almudena Pano 大膽將人類轉化為「服從強權的螞蟻」,象徵統治者的貪婪與無止境的吞噬欲望。這樣的選擇,恰恰呼應當今時代氛圍。故事同時折射出環境危機的陰影,卻也寄望於團結與集體意識:唯有如此,人類才有可能走出泥沼。

這本書的文字或許超越兒童的理解範疇,但 Pano 透過強烈的圖像語言與鮮明色彩,讓寓意清晰傳達。她的畫面具有批判性卻不失詩意,使《種子與建築》不僅是一則故事,更像是一場針對時代的提問。




購書須知 ● 海外購書  非現貨預購

Order guide ● Overseas order Pre-or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