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eb-Cover_封面格式202412
  • SaveClip.App_537021482_18084632554862639_6057930817465597568_n
  • SaveClip.App_535858117_18084632569862639_2877445294287932088_n
  • SaveClip.App_537647446_18084632584862639_7493553790362771270_n
  • SaveClip.App_535780054_18084632632862639_9108704808653758797_n
  • SaveClip.App_537788245_18084632641862639_1763703875355612056_n
  • SaveClip.App_538137776_18084632620862639_5085896939665436884_n
  • SaveClip.App_535896878_18084632659862639_5557028942546868219_n
  • fotor-20251029132014
  • fotor-2025102913266
  • fotor-20251029131924
  • fotor-20251029132048
  • fotor-20251029131857
  • fotor-20251029132120
  • fotor-20251029132153
  • fotor-20251029132223
  • fotor-20251029132342
  • fotor-20251029132435
  • fotor-20251029134421
  • fotor-20251029134451
1

Museum 博物館|比利時圖像小說|附中文

Regular price
NT$ 1,150.00
Sale price
NT$ 1,150.00
Regular price
NT$ 0.00

Eric Lambé

2025 / 精裝 / 92 pages / 24 x 32 cm


「我從在博物館裡漫步的概念出發。那些私密的事物便自然而然浮現。我手上有技術、有片段,我像在迷宮裡尋找出口。」

一隻耳朵貼在地上、一台小汽車還在包裝裡、一顆眼睛漂浮在湯盤中…… Éric Lambé 邀請我們遊走於他心中的博物館,在他私人收藏的世界裡。

比利時漫畫家 Eric Lambé(1966 年生於阿隆),以極度細膩的繪線與詩意敘事聞名。他曾是漫畫團體 Mokka 的成員,也是 FRMK 出版社的核心創作者之一。這位曾以《Paysage après la Bataille 戰後的風景》獲安古蘭最佳漫畫獎的作者,在《博物館》中回到一個更私密的領域,孤獨、記憶與內在的幽暗。

故事開場是夜色,一輪紅月,倒映在水面。男子背著書包站在岸邊,一輛翻覆的車靜靜沉在水裡。整本書像是從這個畫面延展出去:月亮、貝殼、棉花棒、死鳥、耳機、餐桌上的眼睛……這些日常物件被抽離了語境,像一件件展品,冷冷陳列在名為「生活」的展館裡。

Lambé 的畫面乾淨而節制,色塊簡明、空白寬闊,他幾乎不描摹細節,卻讓每一道線條都帶著某種心理的重量。文字稀少,卻像從體內浮出的低語,「當一切都失去方向,我們只剩內在的世界」、「回家,回到自己裡面」。語言在這裡不是對話,而是一種持續的回聲。

作品中隱約可見的,是一場關於失落的記錄:也許是死亡,也許是一段關係的崩壞。人物之間的問答平淡無波:「你今天過得好嗎?」、「飯涼了。」、「沒關係,我沒有很餓。」,卻在冷靜中滲出悲傷的溫度。那種壓抑的情感,讓人想到馬格利特的繪畫:現實的一切都在,卻微妙地錯位了。

Lambé 不斷在畫中植入對藝術的凝視:馬格利特的《肖像》、《禁止複製》,杜安・漢森的雕塑《Derelict Woman》,乃至一輛被放進博物館的汽車,「這是什麼樣的世界,把車放進博物館,而人卻睡在街上。」藝術與現實在書頁中互相映照,也互相質疑。

《博物館》不像一個故事,更像一次潛行。主角在博物館的空間中徘徊,耳機裡傳來世界的聲音,而畫面逐漸變成內心的投影。讀者隨他一起下潛,穿越無聲的房間,經過那扇有鎖孔的門,最終走進自己。

這座「博物館」收藏的不是歷史,而是存在的殘響。那裡有光、有影、有遺物,也有被時間沖淡的溫度。
 當你闔上書頁,可能會聽見一種輕微的聲音,像是某種記憶,正在玻璃後緩緩呼吸。

 


購書須知 ● 海外購書  非現貨預購

Order guide ● Overseas order Pre-order


▎本檔選書焦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