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venir d'une journée parfaite 完美一天的回憶|圖像小說|法附譯
2017 / 精裝 / 48 pages / 22 x 27 cm
編織一個與我們完全相反的故事,試圖探索那些我們完全陌生的領域。
歸根究底,所謂的虛構故事,
依然是我們內心深處的真實記憶。」
以上是故事的第一個段落,是敘事者對於「虛構的界限」的看法。
《完美一天的回憶》為藝術家Dominique Goblet的長篇敘述圖像小說,它是一部細膩而複雜的作品,探索了自傳和小說之間的微妙界限,優雅地捕捉了光明記憶的脆弱性,讓虛構和自傳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,感受和思考緊密地交織,給讀者留下了一個值得的回憶的閱讀經歷,就像一個完美的一天那樣⋯⋯。《完美一天的回憶》描述了尋找和建構回憶的過程:尋找父親的回憶的路途中,本身便是在創造一段生命的回憶。
敘事者參觀墓地,試圖在眾多墓碑上的姓氏中找到她父親的名字時,她最終重建了一位名叫Mathias Khan的人的生活......如果我們可以這樣寫的話或許簡單的多,因為這種重建並不基於任何線索。
Mathias的生活這是一段普通而獨特的生活,就像所有生活一樣,其核心內容被詳實記錄在一本名為「a present time book」的筆記本中。敘事者最終無法讓最初想要尋找的父親的名字浮現,但她獲得了這本書。《完美一天的回憶》是一本在多面向取得微妙平衡的作品,感傷但不悲傷,情感真摯又節制。
正如Dominique Goblet所強調的,她試圖透過這本書遠離單純的第一人稱敘述,進而更明確地走向虛構。但實際上,要在她的作品中區分現實和想像是困難的:「在這個故事中,虛實不斷擺盪與往返,一個想要成為虛構的事物,變成了自傳,一個想要成為自傳的事物,成為了虛構的敘事。」結果就是一本精緻的虛構作品,有著奇異的真實感,Mathias Khan生活中的片段似乎和Dominique Goblet的片段一樣真實。她從一個無法找到的消失的父親的痕跡 轉向了一個真實但命運虛構的人的短暫軌跡。對這位陌生男子生活中的虛構片段做出回應的是由Dominique Goblet在烏克勒公墓度過的時間所產生的思想和印象。
「每一次拉扯都是一個故事。」由於無法抓住父親最後的具體存在,故事沈浸於另一個人的存在。「過去,現在;生命,死亡」,繪畫本身也探索了這種沒有人可以中斷的動態,試圖模仿其短暫性,甚或部署它的密度。為了克服稍縱即逝的狀態,Dominique Goblet捕捉了無數賦予記憶實質的感覺的畫面:動蕩的天空、細雨、秋光之美、森林的寧靜、栗子(死者的果實)的圓潤和令人舒適的光輝,以及發動機和兩個生命和兩個生命合二為一的和諧。
Dominique Goblet的圖像設計完美地配合了對自傳的思考,引發了一種融合了現實與虛構的奇異感受。Goblet對素材、陰影和光線的精妙掌控,以及形式的運用有著獨特的處理,使讀者目光能停留在方格之上——每頁從不超過兩個分格,有些分格是無字的,這樣一來,讀者便有了停下來深入思考的喘息空間與收穫,也讓每幅畫面都獲得了新的訊息密度。而現實感不是來自對場景、物品、角色的描述,而是來自對眼神和印象的轉述。
Dominique Goblet 在泛黃的書頁上用石墨炭筆編織出時而粗曠時而細膩的線條、她鮮明而精確的筆觸都證明了她對痕跡和印記的重視,回憶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的痕跡、圖像在我們的視網膜上留下的印記。文字的痕跡和繪畫作品中的印記,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構,這都不重要。
❝ 繪本溫室・好文分享|從《奧斯坦德》看女性身體的抽象化與可見性:Dominique Goblet與她的圖像敘事實驗 ❞
購書須知 Order guide ✷ 海外購書 (Overseas order) ✵ 非現貨預購 Pre-order
Copyright © 所有童里的文字與圖像皆為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版權所有,禁止擅自節錄和複製,亦不得以盈利或商業目的做任何他用。☺️歡迎友善分享,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。 ☻請自重並尊重童里選書專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