열 개의 인형 / 十個娃娃|附中文
- Regular price
- NT$ 590.00
- Sale price
- NT$ 590.00
- Regular price
-
NT$ 590.00
分享
이상교 (Lee Sang Kyo), 취리 (Kim Whee Lee)
2024 / 精裝 / 56 pages / 23.5 x 25 cm
在這本由韓國詩人 이상교(Lee Sang Kyo)撰文、插畫家 김휘리(Kim Whee Lee/筆名 취리)營造圖像風景的繪本作品中,《十個娃娃》以一個細碎而安靜的日常起始,帶領我們看見一個孩子的內在悄悄風景。
先說寫這個故事的 이상교 (Lee Sang Kyo),1949 年生於首爾,在江華島度過童年。1973 年以「兒童月刊 《소년》」開始詩作推薦,1974 年〈東朝日報〉兒童詩新春美藝入選,1977 年以童話入選報堂。他著作豐富,從詩集、童話、中短篇到繪本皆有涉獵:如童話集《붕어빵 장갑》《처음 받은 상장》,繪本《연꽃공주 미도》等。在他累積超過五十年寫童年、寫孩子的創作中,本書可說是將「內在的風景」用最簡潔、但仍有詩意的語彙呈現。
至於插畫家 취리 (Kim Whee Lee),她以自然風景、光影、微弱的身影、暈染的色彩聞名。她說:「心裡停駐的光,順著鳥聲與風,流向世間的故事。」本作中的繪畫,正如她所言:少了熱鬧的線條與誇張的動作,取而代之的是水彩般靈動的氛圍、暈開的形象,以及留白處的「沉默」。在她的筆下,孩子「做娃娃」的動作、不出門的決定、外頭雨滴、藍天白雲——這些場景,都彷彿一幅幅靜默的畫面,讓人願意停下來、凝視。
主角名為 智厚(지후)。從一開始,他並不願出門。媽媽催促:「出去外面玩吧」,他只是輕輕搖頭。家裡的縫紉機嗡嗡響,媽媽替家人縫小被、坐墊;智厚則在一旁收集碎布頭:紅的、藍的、有細細花紋的。這些碎布,他一塊一塊摺好、收藏起來。
某天,媽媽為他做了一個軟軟的娃娃,沒有手腳,像枕頭般。他看著,開始自己動手製作:用線縫上頭髮,用彩色鉛筆畫眼睛、鼻子、嘴。娃娃漸漸變成有手腳的小朋友。就這樣,他整天做娃娃,時間不知不覺地流走。
娃娃愈來愈多,四個、十個。智厚為他們做紙箱小屋、縫棉被。他看見外頭的藍天與白雲,鳥兒飛過,花開了,但內心仍然怕那個「外面」的世界。直到雨降下,他讓娃娃們放在客廳中央:「去淋雨吧──去玩吧!」他為娃娃們而出門。翌日清晨,十個娃娃不見了。他走出門,風吹過,他笑了。他想:娃娃一定變成能淋雨的鳥。因為——他已經十歲了。
這不是一場誇張的冒險,而是細微的轉變。孩子從室內、從碎布、從娃娃這樣的手作裡,慢慢走向風、走向雨、走向外頭的世界。
布頭、娃娃、小屋,看似簡單,卻是智厚的「製圖」──他為自己的世界定位。媽媽縫紉、外頭世界呼喚、雨聲滴落,這些聲響、這些動作,都是智厚在「自己的節奏」中與世界對話。
作者過去作品一再探討「內/外」「나/우리」「고요/흔들림」之間的張力。在本書中,這張力化作孩子一針一線、一塊布、一個娃娃、一場雨。
插畫以暈染、水彩般的光與暈、空氣中的細微顏色變化,讓頁面像一張張思緒的景象。在孩子靜默地做娃娃、窗外雨滴落下、風從窗邊掠過時,畫面不是噪音,而是呼吸。
更重要的是,它尊重孩子的速度。智厚不急、不迎合外頭的時間。他讓時間慢下來。做娃娃、數十個、紙箱小屋、放在中央──這些都是他準備好自己的世界的方式。然後,他終於願意穿鞋、走出門。
若你此刻工作累了、內心有麼些想靜下來、或想重返自己孩童時期的那股「做自己的遊戲」的念頭,那麼這本書像是一場淺淺的邀請。邀你坐下來,好好看一看「做一個娃娃」的簡單動作,以及那背後的心情。
頁頁都像是一首詩、一幅畫。你或許會在碎布堆裡看到自己的迷惘、在雨滴落下時聽見自己曾經不願出門的那一瞬。也可能,在十個娃娃不見的那刻,微微想到:或許,當我們終於願意出門、世界正在等我們。
書中沒有喧囂的聲音、也沒有教條的命題。唯有安靜,唯有內心的小聲語、與那一點點從「裡」轉向「外」的勇氣。
當你合上書頁,或許會想起:我們都曾是一個在碎布堆裡製作娃娃的孩子。那樣安靜,那樣完整。然後某天,娃娃飛成了鳥,而我們,終於願意出門。願這本《十個娃娃》帶來一段柔和的陪伴,也許讓你在某個傍晚,起身、走出去,深吸一口雨後的空氣。